不顾此身轻夜驰,晚年吟苦亦奚为。
从来簪折瓶沈事,已在双鬟暗合时。

注释:

  1. 读文君白头吟: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咏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悲剧,借以抒发诗人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自由婚姻的追求。
  2. 不顾此身轻夜驰:意即不要因为年轻而轻率地追求爱情。夜驰,指深夜里急切地追求爱情。
  3. 晚年吟苦亦奚为?:晚年,指年老之时。吟苦,指苦吟、苦吟。奚为,何事、为何。意即年老之时,苦苦吟咏又有何用?
  4. 从来簪折瓶沈事:簪折,指女子发髻中的簪子折断。瓶沈,瓶沉水底。事,往事,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5. 已在双鬟暗合时:双鬟,指女子的发髻。暗合,暗中契合,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暗中相爱。时,时候,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爱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史之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自由婚姻的追求。
    首句“不顾此身轻夜驰”,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爱情的追求。他不希望因为年轻的轻狂而轻易地去追求爱情,而是要在深夜里去追求真挚的爱情。
    次句“晚年吟苦亦奚为?”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反思。他认为,年老之时的苦苦吟咏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不再愿意为了爱情去违背礼教。
    第三句“从来簪折瓶沈事”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态度。他认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就是他们两人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结果。他们没有因世俗眼光而放弃自己的爱情,而是坚守着自己内心的信仰和追求。
    最后一句“已在双鬟暗合时”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他认为,当两人相爱的时候,他们的心已经悄然合为一体。这种情感是超越了世俗眼光的,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这首诗通过咏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悲剧,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自由婚姻的追求。他希望通过对这段故事的咏叹,能够引起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