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
宝树宁三尺,华灯更九枝。
亭亭方自喜,黯黯却成悲。
欲作飞烟散,犹怜反照迟。
【注释】
槿花:一种花名,即木槿。
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绮霞:美丽的彩霞。初结:刚刚形成。晞(xī希):干。这里指太阳刚刚露出来。
宝树宁三尺,华灯更九枝。宝树:用珍珠和宝石制成的装饰品。宁:岂。
亭亭方自喜,黯黯却成悲。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方:才。
欲作飞烟散,犹怜反照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感春》。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首联“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以绚丽多彩的朝霞和清新的晨露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动人的画面。这里的“绮霞”指的是美丽的彩霞,而“珠露”则是指清晨的露水。诗人通过对这两种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颔联“宝树宁三尺,华灯更九枝。”则进一步描绘出了一幅繁华热闹的景象。这里的“宝树”指的是用珍珠和宝石制成的装饰品,象征着富贵和奢华;而“华灯”则是指明亮的灯光。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颈联“亭亭方自喜,黯黯却成悲。”则转折到了一个令人伤感的场景。这里的“亭亭”指的是高大挺拔的样子,而“黯黯”则是指暗淡无光的样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诗人的喜悦与悲伤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刻。
尾联“欲作飞烟散,犹怜反照迟。”则再次回到了开头的那个场景。这里的“飞烟”指的是飘渺的烟雾,象征着美好的时光短暂易逝;而“反照”则是指阳光在水面上形成的倒影。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和诗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诗中也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语言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