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勺交衢接荻园,来时十里一开筵。
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章台杏叶鞯。
别殿对回双绶贵,后门归夜九枝然。
闲随翠幰攲乌帽,紫陌三条入柳烟。

公子

莲勺交衢接荻园,来时十里一开筵。

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章台杏叶鞯。

别殿对回双绶贵,后门归夜九枝然。

闲随翠幰攲乌帽,紫陌三条入柳烟。

注释:

  • 公子:指贵族子弟或达官贵人。
  • 莲勺交衢:在繁华的街道上,用莲勺装饰的交路口。
  • 接荻园:连接着荻竹的小园林。
  • 十里一开筵:每走十里路就设一次宴席。
  • 桃根曲:一种流行于南方的歌舞曲。
  • 章台:古代长安城内的一个地名,此处借指皇宫附近的地方。
  • 双绶:古代官员的绶带,表示官职高。
  • 九枝然:九枝灯,形容夜晚的灯光辉煌。
  • 闲随:随意地跟随。
  • 紫陌:紫色的大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公子出行的诗作。首句“莲勺交衢接荻园,来时十里一开筵。”描绘了公子出行时的盛况。他乘坐的马车在繁忙的街道上行驶,周围有荷叶、荻竹点缀,景色宜人。公子的到来让整个地方热闹起来,每隔十里就会设下酒宴招待他。这里的“莲勺”和“荻园”以及“章台”都富有诗意,展现了公子的尊贵身份和地位。
    次句“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章台杏叶鞯。”进一步描绘公子在宴会上的风采。他唱起流行的南方歌曲《桃根曲》,骑马走过章台(即皇宫附近)时,还戴着杏叶制成的马鞍垫。这两句展示了公子高雅的艺术修养和生活品味。
    第三句“别殿对回双绶贵,后门归夜九枝然。”则描写了公子离开时的场面。在华丽的宫殿中,他与权贵们交谈,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夜晚,公子回到住所时,那里的九枝灯仍然明亮如昼,彰显了他的富贵和权势。
    最后一句“闲随翠幰攲乌帽,紫陌三条入柳烟。”则是诗人对公子随从的描写。他们随着公子的马车行走在紫色的道路上,周围是柳树和烟雾,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公子的尊贵地位和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公子的羡慕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