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郡青山合,乘高眼倍宽。
风惊梧叶阵,雨暗菊花团。
凉色宜攲枕,秋光怯凭栏。
向来疏懒意,景物暂相欢。

《秋日杂咏六首》

古郡青山合,乘高眼倍宽。

风惊梧叶阵,雨暗菊花团。

凉色宜攲枕,秋光怯凭栏。

向来疏懒意,景物暂相欢。

注释:

  1. 古郡:指古代的郡治所在城市,这里泛指古老的地方。
  2. 乘高:站在高处,即登高远望。
  3. 眼倍宽:视野更开阔,看得更远。
  4. 风惊梧叶阵:风吹动梧桐树叶,形成一片片叶子像队伍一样摆动。
  5. 雨暗菊花团:雨水打湿了菊花花瓣,使它们看起来像一个团。
  6. 凉色:凉爽的景色。
  7. 倚枕:靠着枕头,形容在凉爽的夜晚里休息。
  8. 怯凭栏:害怕靠近栏杆,形容对秋天美景的畏惧和喜爱。
  9. 疏懒意:形容心情放松、懒散的样子。
  10. 景物:这里指的是秋天的自然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将秋天的山水、风物和心境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古郡青山合,乘高眼倍宽。”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古郡,感受到山与山之间的连绵不断,视野更加开阔的景象。诗人用“合”字来形容山与山之间的连接,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

颔联“风惊梧叶阵,雨暗菊花团。”则具体描述了风和雨给秋天带来的变化。风吹动梧桐树叶,叶子如同士兵一般排列成队,形成一片片阵形;雨水打湿了菊花的花瓣,使它们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小团。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颈联“凉色宜欹枕,秋光怯凭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凉爽的夜晚里休息和欣赏秋天美景的情景。诗人躺在枕头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和雨声,感受着凉意和秋风;而当看到秋天的美景时,他却又感到害怕靠近栏杆,生怕被美景所迷惑,无法自拔。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既爱又惧的情感。

尾联“向来疏懒意,景物暂相欢。”则是诗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疏懒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可能是因为看到了美丽的秋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一段时间后,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也让人体会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