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
著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
路寻鸾鹤天疑近,石壅鲸鲵观易京。
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如下:
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
著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
路寻鸾鹤天疑近,石壅鲸鲵观易京。
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
注释:
- 瑶山直上玉梯横:瑶山直上,形容山路陡峭。玉梯横,形容山路险峻,如同横在面前的玉制梯子一样。
- 不用银花散火城:不用银花,形容无需使用金银制作的焰火来照亮。散火城,指点燃灯火的城市。
- 著柳共看飞絮动:著柳,指杨柳树随风摇曳。飞絮动,指的是柳树枝条上的飞絮随风飘荡。
- 打窗浑作乱蚊声:打窗,指蚊子在窗户上飞舞的声音。浑作,表示全部都是。乱蚊声,指的是蚊子的嗡嗡叫声。
- 路寻鸾鹤天疑近:路寻,指在路上寻找。鸾鹤,传说中的神鸟。天疑近,形容天空中的景象仿佛就在附近。
- 石壅鲸鲵观易京:石壅,指石头堆积成的山丘。鲸鲵,指巨大的鲸鱼和鳄鱼。观易京,指观看这些庞然大物似乎很容易到达京城。
- 便拟乘风跨沧海:便拟,表示打算或计划。乘风跨沧海,指想要借助风力跨越大海。
- 更须新月趁潮生:更须,表示必须。新月,指农历月初的月亮。趁潮生,指的是利用潮汐上涨的机会。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述元宵节夜晚景象的小诗。诗人以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元宵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等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元宵夜人们欢聚一堂、热闹非凡的场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