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春晴未放梅,篮舆端为看山来。
路寻绝壑空流水,寺倚苍岩只废台。
处士尚馀三亩宅,野僧合买万松栽。
故知佳兴难为败,上尽西峰眼界开。

与苏训直约游招隐寺

十日春晴未放梅,篮舆端为看山来。

路寻绝壑空流水,寺倚苍岩只废台。

处士尚余三亩宅,野僧合买万松栽。

故知佳兴难为败,上尽西峰眼界开。

【注释】:

①苏训直:作者友人。

②十日春晴:十天的春天晴朗无雨。

③篮舆:用竹条编成的车子。

④看山来:观赏山景而来。

⑤绝壑:指深而陡峭的山谷。

⑥苍岩:青色的岩石。

⑦处士:指隐士或退隐山林的人。

⑧三亩宅:三亩大的住宅。

⑨野僧:隐居的僧人。

⑩上尽:即“上至”。

【赏析】:

这首诗是和友人相邀去游览招隐寺,途中观山水之景而作。前二句写约友出游,首道春晴,未放梅花之意;后二句写山中之景,先叙山路,后写寺庙。后二句又从自然景色写到人的生活情趣。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幽远。

“十日春晴未放梅”一句点明出游时间,说明是在春天,天气晴朗,但还未来得及赏梅,这是在说约友同游的目的。“篮舆端为看山来”,是说准备用车把友人载往山上去观赏美景。这两句是全诗总的描写,也是全诗的总起句。

下面四句是具体描写山中之景,先写山路,再写寺庙。“路寻绝壑空流水”一句写出了山路崎岖曲折,水流声空灵悠长。“寺倚苍岩只废台”一句写出了山寺的荒凉,只有几座破落不堪的台子依傍在青石上。这几句是对上两句的具体补充。

“处士尚余三亩宅,野僧合买万松栽”。这里写出了山中人家的情况,有一处士的三亩地,又有卖松树的野僧。“故知佳兴难为败,上尽西峰眼界开。”最后两句是说,所以知道这里的美景很难被破坏,登上山顶就可以看到整个西峰的景色。

此诗以约友游山为题材,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中风景图,抒发了自己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