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岸春来罢夕烽,君王奏凯大明宫。
守关岂但勤萧相,分陕犹宜屈召公。
彩绶不妨龙衮贵,锦衣真与故乡同。
政成更上平戎略,归作麒麟第一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他生活在公元712年至770年。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淮岸春来罢夕烽,君王奏凯大明宫。
淮岸边春天来临,战事平息不再有傍晚的烽火。君王在大明宫中演奏胜利之歌。
守关岂但勤萧相,分陕犹宜屈召公。
守卫边关难道仅仅是像萧何那样勤奋吗?分封土地给地方长官还是应该像周召二人那样谦虚退让呢?
彩绶不妨龙衮贵,锦衣真与故乡同。
佩戴着彩色绶带的官员并不比穿龙袍的官员尊贵,他们的衣服和家乡的锦衣一样美丽。
政成更上平戎略,归作麒麟第一功。
政治稳定后,我还要进一步制定平定外患的策略,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第一个获得“麒麟阁”功勋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送别汤丞相出使会稽时所写,表达了他对汤丞相的期望和祝福。诗中通过对淮岸春来、君王奏凯等景象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结束后国家太平的景象。同时,也通过赞美汤丞相的勤勉和谦逊,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和期望。最后一句则是对朋友的期望,希望他在政治稳定后能再建新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意境宏大,充满了豪情壮志,展现了杜甫深厚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