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间无褐半饥人,斗粟千金不换银。
末路多惭逭沟壑,长年敢笑走埃尘。
江声直下黄牛峡,河势遥分白马津。
回首向来征战地,壮怀俱在只伤神。
【解析】
1.桑间:指桑下。桑下,即桑树之下,这里借指乡野。褐:粗布短衣。半饥:指吃不饱饭。“无”是否定词。“斗”,量词,一石为一斗。“粟”,古代的粮谷。“金”,金属,这里泛指钱财。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乡间的百姓没有粗布衣服穿,只能吃不饱饭,他们用一斗粮食换钱,也不愿意。“半饥人”“不饱食”“粟”“千金”等词语都是关键词,要重点把握。
2.末路:最后的道路,比喻死期临近。多惭:惭愧。逭(huàn):通“悍”,强悍。沟壑:山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快要到死期的人,怎能不怕死?不敢与强人作斗争。“多惭”是关键词,要注意体会诗人当时的处境。
3.埃尘:尘土。长年:长久的时间。敢笑:怎敢嘲笑。走:奔走。“敢笑”是关键词,要重点理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一生奔波于尘土之中,怎敢嘲笑奔走的尘土?
4.黄牛峡:在今江苏江都西南。河势遥分白马津:黄河从上游流来,分流至下游。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长江的波涛一直冲下,黄牛峡的激流奔腾向前,河水分流至白马津。注意“黄牛峡”“白马津”等关键词。
5.回首向来征战地:回头望去,曾经经历过战争的地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回想起以前经历过的战争,心中充满了激情和豪情壮志,只是现在却只有悲伤而已。“回首”、“向来”是关键词,要重点把握。
6.赏析:
首联以反问句式起兴,点出自己与普通百姓一样贫穷,又通过一个对比鲜明的细节——“斗粟千金不换银”来突出自己的贫困;颔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面对死亡面前的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态度;颈联写眼前所见,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过去的经历;尾联写回到家乡时所感受到的一切,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的无限感慨和对将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豁达胸怀和豪迈情怀。
【答案】
桑间无褐半饥人,斗粟千金不换银。
末路多惭逭沟壑,长年敢笑走埃尘。
江声直下黄牛峡,河势遥分白马津。
回首向来征战地,壮怀俱在只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