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行天自汉家,十年京洛恨无涯。
儿童不识乡园事,竞说江南春后花。
【注释】
又次韵子云春日绝句三首:指王安石的《元日》诗。
日月行天自汉家:日月在天上运行,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情。
京洛:指汴州(今河南开封),古称东都。
儿童不识乡园事:指王安石离开家乡时年幼无知,不知家乡的景物。
竞说江南春后花:争着谈论江南春天过后的花事。
【赏析】
王安石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正月,当时作者任江宁知府,因对朝廷不满而辞官归隐。此诗是和友人苏轼所作的《元日》诗相呼应之作。
诗的前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日月行天自汉家,十年京洛恨无涯。”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日月运行自有其规律,自古至今,这是自然现象;但是自己在京华十年,却感到没有尽头,这中间充满了无尽的忧愁。这两句以日月的运行喻人生,以京洛的十年喻仕途的坎坷,言外之意是说,他在京华十年间,虽然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并没有得到什么成绩,因而感到十分遗憾和苦恼。
第三句“儿童不识乡园事”,意思是说,自己的儿女还小,根本不知道家乡的情况,他们只知眼前所见的春花秋月。这里诗人以儿童之纯真无知来反衬自己的多愁善感,从而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
最后一句“竞说江南春后花”,是诗人的直接抒情。这句的意思是说,现在这些孩子只知道说江南春后花开的事。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江南的春天早已过去了呢?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以江南春后花事与京华十年的仕途相比,更加突出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和烦恼。
全诗语言简练,感情深沉。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和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儿童天真幼稚的描绘,表现了社会现实和自己生活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