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春日作》,全诗如下:
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解析与注释:
白头萧散满霜风 - “白头”在这里可能是指头发已白,象征着年老和衰老;“萧散”形容其散漫、无拘无束的状态。这里的“满霜风”形象地描绘了深秋或早冬的气息,霜风吹过,带来寒冷和清冷。
小阁藤床寄病容 - “小阁”指的是一个小型的阁楼,通常用作休息的地方。“藤床”则是用藤条编织而成,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适合在床上休息。这里暗示诗人因病而卧床,通过“寄病容”表现出因病带来的不适和慵懒。
报道先生春睡美 - “报道”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向别人报告,或者是在传达某种消息。“先生”指的是对他人的一种尊称,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春睡美”则直接描述先生在春天的午睡非常舒服,甚至可以说是美妙,这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和健康生活的向往。
道人轻打五更钟 - “道人”指道士,通常与道教修行者相关。“轻打五更钟”中的“轻打”可能意味着轻轻敲打钟声,而非用力敲击。“五更”指的是古代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其中“五更”是第五个时间段,此时为凌晨时分。这里描述了道士为了唤醒人们起床劳作或活动,而故意敲响钟声,使得人们从梦中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疾病而卧床的老人,通过他的视角来体验自然和生活的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生活中的简单乐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道家哲学的认同,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最后以道士轻敲五更钟的情景作为结束,增添了一层神秘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美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