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净光云覆八荒,经行聚落得清凉。
阎浮檀水心无染,优钵罗花体自香。
赤舄未容趋北阙,绿槐先已兆东墙。
应真外见中和色,岂在眉间一点黄。

诗句逐句释义

1. 妙净光云覆八荒,经行聚落得清凉。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在行走过程中感受到的宁静和清凉。这里的“妙净”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而“光云”则形容天空中的云彩仿佛被净化过一样,显得格外清澈明亮。“覆八荒”意味着这种清净之境无处不在,广阔无际。“经行聚落得清凉”则是说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行走,人们会感到身心的清凉和舒适。

2. 阎浮檀水心无染,优钵罗花体自香。

  • 注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之美,强调了纯净和香气的存在。“阎浮”是指佛教所说的南天界,这里特指人间或世间。“檀水”通常指的是香木制成的净水,它象征着纯洁无暇。在这里,“心无染”表明即使是这样的水质,也依然保持着清纯无瑕。“优钵罗花体自香”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花香,不仅美丽而且清新宜人。

3. 赤舄未容趋北阙,绿槐先已兆东墙。

  • 注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即将到来的事物的期待。“赤舄”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所穿的鞋,这里用来象征地位和权力。“趋北阙”意味着追求高官厚禄,而“绿槐”则代表着吉祥和安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

4. 应真外见中和色,岂在眉间一点黄。

  • 注释: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诗主题的升华。“应真外见中和色”意味着真正的美来自于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岂在眉间一点黄”则指出,真正的美并不仅仅体现在外表上,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从容。这两句诗强调了美的全面性和内在美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同时,这首诗还通过对色彩和香气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