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
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
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
挥觞赋新诗,诗成聊自慰。
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
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
何必闻虞韶,读此可忘味。
我欲追其韵,恨无三尺喙。
嗟叹之不足,作诗示同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读陶渊明集》的一部分。下面是对整首诗逐句的解释:
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
“渊明”是指陶渊明,他跟随慧远大师学习佛经。这里的“了此一大事”意指通过学习佛法,陶渊明找到了人生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
陶渊明认为自己虽然学识渊博,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他的才华和成就并不被认可。这里的“区中贤”指的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
陶渊明认为在官场上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过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这里的“万事付一醉”表示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挥觞赋新诗,诗成聊自慰。
陶渊明在饮酒之余,会创作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挥觞”指的是举杯畅饮,而“赋新诗”则意味着他在酒桌上创作诗歌。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
陶渊明最初并不追求功名利禄,他认为这些世俗的东西并不值得追求。这里表达了陶渊明超然物外的心态和对名利的淡薄。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
陶渊明认为,当心意相通时,言辞自然流畅;当内心真实时,道理也显得深刻。这里的“心真理亦邃”意味着内心的真实和深刻。何必闻虞韶,读此可忘味。
虞韶是舜帝时期的乐曲,陶渊明在这里表示,不必去听虞韶这样的名曲,因为他已经能够通过阅读陶渊明的诗篇来体验到音乐的美妙。我欲追其韵,恨无三尺喙。
陶渊明希望能够追随陶渊明的诗歌韵味,但是他觉得自己无法像鸟儿那样用嘴巴去捕捉它,这表达了他对陶渊明诗歌的向往和无奈。嗟叹之不足,作诗示同志。
陶渊明感叹自己的叹息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他创作诗歌来向朋友们展示自己的心情和志趣。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陶渊明作品的解读,表达了他对陶渊明诗歌的欣赏和对陶渊明精神的理解。诗中通过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描述,展现了陶渊明的高尚品质和超脱尘世的情怀。同时,诗中的一些诗句也体现了李白自己的情感和志趣,展现了他对于友情和诗歌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