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进君子升,阴退小人伏。
此理洞然明,不疑更何卜。
微和回根荄,馀光借草木。
但看堂前梅,南枝已芬馥。
东斋况虚明,樽有荔枝绿。
灯花不予欺,玉虫间金粟。
吾道行将伸,斯言可三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他在冬至日的宴会上与朋友们分赋诗句。诗中通过描述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人生和道德的思考。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冬至日陈倅席上分赋一阳来复探得复字
    注释:冬至是一年中的节气之一,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陈倅即陈宓,他在这里分享宴席上的诗作。“一阳来复”指的是阳气开始回升的意思,“探得复字”意味着在诗中寻找到了“复”这个字眼。

  2. 阳进君子升,阴退小人伏
    注释:这里的“阳进”指的是阳气上升,“阴退”指的是阴气下降。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小人”则指品德低下的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正义、善良之人的赞美和期待。

  3. 此理洞然明,不疑更何卜
    注释:这里的“此理”指的是自然的道理,“洞然明”表示非常清晰明了。“不疑”指的是不怀疑,“更何卜”则是说不需要占卜或者预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4. 微和回根荄,馀光借草木
    注释:这里的“微和”指的是微弱的和气,“回根荄”指的是回到根部的小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5. 但看堂前梅,南枝已芬馥
    注释:这里的“堂前梅”指的是院子里的梅花,“芬馥”指的是香气扑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6. 东斋况虚明,樽有荔枝绿
    注释:这里的“东斋”指的是东边的书房,“虚明”指的是宽敞明亮。“樽有荔枝绿”指的是酒杯中有绿色的荔枝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书房的赞赏和对美食的热爱。

  7. 灯花不予欺,玉虫间金粟
    注释:这里的“灯花”指的是蜡烛燃烧时形成的花纹,“玉虫”指的是昆虫的幼虫,“金粟”指的是金色的粟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和细微之处的欣赏。

  8. 吾道行将伸,斯言可三复
    注释:这里的“吾道”指的是作者自己的信念或主张,“行将伸”指的是即将实现。“斯言”指的是这句话,“可三复”指的是可以反复诵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坚持信念和追求美好的决心和信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诗歌。诗人以冬至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道德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