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雨过一番凉,云髻罗裙客两旁。
不觉行人离恨远,贪看积水照筵光。
满堂樽俎欢方剧,极目江湖意自长。
归去伊川潇洒地,不须遗念属清湘。
【译文】
池塘亭中雨过天晴,清凉宜人景色迷人。罗裙云髻的女伴,在亭中两旁侍立。不知不觉行人离恨远去,贪看积水照映宴席的光辉。满堂欢声笑语正热烈,放眼江湖意气更豪迈。归去吧伊川潇洒之地,无须留恋遗念属清湘。
【注释】
次韵:即和诗。李昭叙:作者的朋友。供:供给,供应。别湖亭: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边,为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地点名。
池亭:指东湖中的亭子,又名“白鹤亭”。雨过天晴:雨停了,天气放晴。凉:凉爽。
罗裙(luó qún):用丝织品作成的裙,这里指女子的裙子。云髻:指高高的发髻,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罗裙云髻:女子的装束。客两旁:站在亭子周围的客人,指宴会上的人。
不觉:不知不觉。离恨:别离之愁。
积水:指地上的水,这里指酒杯里的酒。照筵光:照映在宴会上的灯光里。
樽俎(zūn zhǔ):酒器和肉食的统称。欢方剧:欢乐的气氛正浓重。极目:放眼向远方眺望。江湖:指江河湖泽。意自长:心情自然舒畅。伊川:指河南伊川县,这里借指作者自己的家乡。潇洒地:自由自在的地方。不须:用不着,不必。遗念:遗留的思念,牵挂。属清湘:指屈原。《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州?”《史记·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清湘即指屈原流放之后投水而死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友人李昭叙在一次宴会上的酬答之作。诗中描写了宴会的盛况和宴会上人们的欢聚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友情、故乡的依恋和怀念。
首句“池亭雨过一番凉”,描绘了宴会前的宁静和清爽。接着,“罗裙云髻客两旁”一句,写出了女伴们的美丽和优雅。“不觉行人离心远,贪看积水照筵光”,这两句诗表现了宴会上的热闹气氛和人们的心情愉快。最后两句“满堂樽俎欢方剧,极目江湖意自长”,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故乡的依恋和怀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