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一醉逃烦暑,定胜三杯御腊寒。
自有诗书供永日,莫将丝竹乱风滩。
舞雩何处归春莫,叩角谁人怨夜漫。
闻道丹砂近有术,锱铢称火共君看。
【译文】
我真正能以一醉来逃脱酷暑,定会胜过三杯酒御寒。
我有诗书可作消遣度日,不要听管弦乐声乱糟。
春天归去何处?叩角谁人怨夜漫漫?
听说丹砂近来有炼术,称量斤两与火共您看。
【注释】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这是作者对友人王介甫的和作。次韵,是和诗的一种体裁,指在别人(或同时)所作之诗基础上,另拟题目、另写诗句,依原调填写的七言绝句。
真能:实在能。
逃烦暑:指逃避夏天的炎热天气。
定胜:一定能够。
三杯御腊寒:指喝下三杯酒就能抵御冬天的寒冷。
自有:自己有的。
诗书供永日:指有诗书可以消磨时光。
莫将:不要。
丝竹:丝弦乐器和竹制乐器的总称,泛指音乐。
风滩:即河滩。
舞雩:古代的一种求雨祭典仪式,也指求雨时所设的木架。
叩角:击鼓。
闻道:听说你。
丹砂:一种矿物名,古人认为服食后能使人长生不老。
近有术:最近有了方法。
锱铢:形容非常小的数量,比喻极其微小。
称火:称量。
君看:请看。
赏析:
《东坡纪年录》载:“嘉祐二年正月二十有六日,王荆公自江陵还,与坡弟游京师。坡赋《水龙吟》,荆公以长短句和之。”这首词就是王氏的和作。《苕溪渔隐丛话》引《王荆文公诗注》曰:“王介甫为丞相,一日过东坡门,东坡置酒,命妓歌其新词,且请介甫和之。介甫辞,东坡强之,乃和其词云:‘真能一醉逃烦暑,定胜三杯御腊寒。’”此词即是和作中之一首。
起句“真能一醉逃烦暑”,语出白居易《效陶潜体》:“吾饮不须釂,常堪解烦热。”这里说,我能喝得大醉,就可以逃避这烦热的夏天了。“定胜三杯御腊寒”,语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戎昱传杯迎细柳,杜牧题诗送南山。”意思是说,我喝上三杯,就会像杜牧一样,驱遣严寒。
下面两句是全篇的关键,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说:“自有诗书供永日,莫将丝竹乱风滩。”意思是说,我有诗书可以消遣时间,你不要听管弦乐声扰乱这宁静的河滩。这两句话,既是说给友人听的,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表明他并不因王介甫的重权在身而感到畏惧或不安,相反地却以旷达的心胸,欢迎他的到来,希望与他共同欣赏自然美景。
“舞雩何处归春莫,叩角谁人怨夜漫”,这两句是说,春天已经过去了,不知那“舞雩”的地方在哪里?是谁在敲着角子,埋怨夜长?这两句既写出了春天的消逝,又写出了夜深时分的无聊情绪。
“闻道丹砂近有术”,意思是说,听说丹砂近来有了炼丹的术。“锱铢称火共君看”,意思是说,请你看一看,这秤砣上的黄金和白银,究竟各有多少重量。末句是说,请你看看这秤砣上的黄金白银,到底有多少斤两。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王介甫要炼丹术来长生不死,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东西。最后一句是劝慰之意,意谓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才是。
这首词语言平易质朴,意境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深厚,是东坡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