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事如棋一一低,昏然一睡更何知。
贾生流落南迁后,陶令衰迟归去时。
去住由人真水母,箪瓢粗足亦山雌。
年来未省谈尧舜,一吷粗疏岂足吹。

【注释】

触事如棋一一低:每遇到一件事物,都像下棋一样仔细。昏然一睡更何知:指昏沉沉地睡着了也不知道。贾生:即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本纪》载:“贾生年少,明于治乱,上甚奇之。召见,与语,称善。赐贾生帛二十匹,太子太傅尊其位。”后因以“贾生”称有才学之人。南迁:南行。陶令:即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据史书记载,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后辞官退隐,归隐田园。衰迟:衰老迟缓。去住由人真水母:意为人的行为是否随和,就像水母一样可以随意变化,没有固定的规则。亦山雌:也像山中的雌性动物那样,随遇而安。谈尧舜:谈论尧舜之道。尧舜是古代的圣王。吷粗疏岂足吹:指自己虽然学问浅薄,但只要稍微有一点成就,就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了。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为酬答友人之作。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人,尾联议论。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耐人品味。

诗的第一句,写触目所见皆似下棋一般,细致入微;第二句写因过于专注而下得深沉,竟至于酣然入睡,不知时光流逝。两句之间,一“触”一“忘”,形成鲜明对照,写出了作者专心致志、忘食废寝的勤奋精神。

第三四句,通过贾谊南迁、陶渊明北返的典故,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贾谊南迁后被贬到长沙,后来在长沙病死,死前写了《吊屈原赋》。陶渊明则被贬到彭泽之后,坚决不从,最后终于辞去彭泽县令,躬耕于南山之下。

五、六句写自己的态度。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随和,像水母一样可以随意改变,没有固定的规则。同时,自己也像山中雌性动物那样,随遇而安。

末两句写自己虽然学问浅薄,但只要稍有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了不起了。

这首诗的妙处主要在于用典。作者运用贾谊、陶潜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既显得含蓄典雅,又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