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倾盖接清言,不觉门前昼漏传。
老病低摧方伏枥,壮心坚锐正当年。
莫嫌客舍一杯酒,试论灊山三祖禅。
明日程文堆几案,只应衰懒得安眠。
【注释】
倾盖:指车马相遇,停车交谈。清言:清新高洁的言论。方:正,正当。伏枥:马老了,不能奔驰,比喻老之将至,壮志不再。灊(qiān)山:山名。三祖:指三国时期的三位禅宗大师:达摩、慧可和僧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酬答诗就是对对方来信的答复或对赠诗的回赠。酬答诗一般要写明自己收到对方的信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回答的,因此它往往写得比较长。
首句“偶然倾盖接清言,不觉门前昼漏传”:作者接到吕君的信,觉得十分意外,因为吕君在信里并没有提到什么,所以称吕君为“清言”,表示吕君的话很清雅,值得注意。“清言”二字还暗用《论语》中的典故,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意思是说,一个美人儿的笑容是那么甜美可爱,一双眼睛又是那么明亮动人,但总不免有朴素无华的本色。吕君信中谈到了“清言”,正好与孔子所说的“素以为绚”相合。“不觉”二字表明了吕君信的及时到来,使得作者没有准备的时间。信中提到的“试论灊山三祖禅”等话题,使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次句“老病低摧方伏枥,壮心坚锐正当年”。作者在信中谈到了“清言”,并表示自己“老病低摧”,这两句是作者对信中所谈问题的感想。“老病低摧”四字,说明作者年纪已经不小了,身体也已衰老;“方伏枥”,则表明作者已不再是当年的骏马,而是一匹老马拉着的破车,只能慢慢地走而已;而“正当年”,则说明作者的雄心壮志并未丧失,仍然像当年一样旺盛。“方”字和“正当”两词的配合,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第三句“莫嫌客舍一杯酒,试论灊山三祖禅”,是说吕君见赠的诗中有“酒”这个字眼,这使作者感到有些不快,因为“一杯酒”在古代诗文中常常被用作消沉颓丧的象征。但是,吕君却认为“酒”字并不含有什么消极含义,只是用来象征人生的一种境界罢了。吕君的这种看法是对的,因为在佛教禅宗看来,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修道者修炼的媒介,“酒”也不例外。作者听了吕君的解释之后,就豁然开朗了,于是高兴地说:“试论灊山三祖禅。”
第四句“明日程文堆几案,只应衰懒得安眠”,是说吕君的诗中也有“文”字。在古人看来,“文”是读书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如果连这点素养都没有,就太没出息了。吕君的这首诗中既有“文”字,作者就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因此感到不满,甚至有些生气。
【译文】
偶然间我与你相见把盏聊天,不知不觉你家门前的钟敲报晓传呼。
我已到了老年病体衰弱不堪,但壮志犹存正年轻力壮。
请不要嫌弃我这穷酸寒士一杯酒,来谈谈关于灊山三祖的禅宗教义。
明晚你的文章堆积在我的书桌上,我恐怕再也没有什么心思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