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甘棠锦绣屏,长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
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
长官不用求琴谱,但听风吹作弄声。

【赏析】

歙县岁寒堂,位于今安徽省歙县县城南端。此诗当为诗人在岁寒堂所作。

首联“槛外甘棠锦绣屏,长松何者擅亭名”写岁寒堂的景致。“槛外”即门限之外。唐人有“门外青松长翠色”之句,故云。“甘棠”即棠梨,其花白色,可食。《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偃仰于行,或代敶耦。”毛传:“燕燕,喻群臣也。言燕燕者,以喻群臣也。”棠梨亦树名,古人以为其木坚美,可制琴瑟、宫室等器物,亦可制酒,故称“燕乐”。此句意谓:槛外的棠梨花,犹如锦绣般的屏风;门前那株参天古松,是这座亭子的栋梁。“锦绣屏”比喻棠梨花如锦似绣,色彩艳丽夺目,而“长松”,则指前文提到的“槛外甘棠”。

颔联“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写松柏的精神品质。“浮花过眼”,指春天的花凋谢得很快,像水一样流走,一晃而过;而“浮花”又比喻了那些不耐严寒、见风就倒的花草。诗人用这两个比喻,赞美松柏的顽强生命力。“劲节”,语出《左传》中所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里,诗人把松柏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高洁、坚韧、不畏艰难困苦的情操。这两句诗,将松柏和人的生命紧密相连,表现了诗人对它们崇高品格的钦敬之情。

颈联“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写亭中植物。“茯苓”是一种寄生植物,古人常将其用作中药。这里的“茯苓”,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植物。诗人用这个比喻,形容岁寒堂内生长着一些植物,这些植物的根很大很粗壮,而且它们散发出一种清新的气息,使整个空间都显得更加明亮、干净。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岁寒堂内的景物,又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

尾联“长官不用求琴谱,但听风吹作弄声”则是说:长官们不必再去弹奏琴曲、追求音乐的美妙了;因为只要倾听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就已经足够让人心旷神怡了。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风的声音比作琴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之意。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它不仅赞美了松柏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命运联系在一起,使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