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来海若一长呼,潮去萧条一吸馀。
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溯空虚。
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注释】
潮来海若一长呼:潮起时,大海仿佛在向海神发出长长的呼唤。
初见千艘委泥土:潮退的时候,许多船只沉没,被埋入泥沙之中。
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映照在山上的影子,只是暂时遮蔽了身影而没有长久的停留,借助风势前进却非常自在。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天地之间仍然被人所预料,趁着时机奋发有为,才能达到目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潮起潮落的过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感受。全诗意境宏大,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第一句“潮来海若一长呼”,以大海的浩瀚无边比喻人的胸怀宽广,以大海的长吁短叹形容人心的起伏动荡。第二句“潮去萧条一吸馀”,则以海洋之水吸收沙石的动态,比喻人世间的兴衰更替。
第三句“初见千艘委泥土”中,“初见”二字,点明时间与空间,“千艘”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海上景象。这一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船”比作人,既写出了海上船舶之多,又表现出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第四句“忽浮万斛溯空虚”,则以大潮涌动、波涛汹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面对困难、挑战时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第五句“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则以山影摇曳、难以持久的景象,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的无奈与困惑。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失去信心或退缩,而是选择了借势前行,展现出自己的自信和勇气。
第六句“天地尚遭人意料”,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努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一句“乘时使气定粗疏”,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和反思。他认为,只要能够抓住时机、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的态度,不要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而是要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