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安稳近谁传,鬓雪萧骚久已然。
梅柳任教修故事,蚕丝聊与祝新年。
敲门贺客辞多病,守岁诸孙听不眠。
粗有官酤供夜饮,一瓶浑浊且称贤。
【注释】
己丑除日:指农历正月初一。除日,即除夕。
橘红:指橘子的红色。安稳:平静、安定。近谁传:由谁传来。鬓雪:指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萧骚:萧条、冷落。久已然:已经很久了。修故事:修成佳话。
蚕丝:指养蚕抽丝织成的绢。
官酤:官府所卖的酒。一瓶浑浊:一坛酒是浑浊的。称贤:称赞有才能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己丑年(公元789)除夕所作。首联写除夕时的情景,二联写诗人对除夕之夜的感受,三联叙除夕夜中的生活,末联写除夕之夕的闲情逸致。全诗语言平实而韵味深长,意境清雅而情感真切。其中既有对家人的思念,又有对生活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豁达、旷达的人生态度。
“橘红安稳近谁传”,除夕之际,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地准备过年的事情,而自己却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和大家一起过节,心里难免有些失落。然而,一想到家中的人们都会收到亲朋好友送来的礼物和祝福,心中又不由得生出一丝欣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除夕时节的复杂情绪,既有孤独寂寞之感,又有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鬓雪萧骚久已然。”除夕之夜,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欢聚一堂,共度佳节。然而,诗人却只能独自在家中度过这个特殊的时刻,两鬓斑白的他显得格外落寞。这里的“萧骚”一词,既形容了诗人的心境,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梅柳任教修故事”,除夕之夜,梅柳盛开,为这个特殊的节日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诗人虽然身体不佳,但依然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这里的“任教”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句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境界。
“蚕丝聊与祝新年”,除夕之夜,人们纷纷向亲人朋友送上祝福,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幸福安康。然而,诗人却只能默默地祈祷,为自己的健康祈祷。这里的“蚕丝”一词,既代表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憧憬。
“敲门贺客辞多病,守岁诸孙听不眠。”除夕之夜,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拜访,给这个特殊的节日增添了更多的热闹和喜庆。然而,诗人却只能独自一人在家,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喧嚣声,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孤独。这里的“诸孙”二字,既代表了诗人对家族后代的关爱和期望,也反映了他对家庭的深深眷恋。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除夕之夜的热闹与诗人的孤单相映成趣,更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粗有官酤供夜饮,一瓶浑浊且称贤。”除夕之夜,诗人喝了一口官酿的美酒,虽然酒质浑浊,但却让人倍感亲切。这里的“官酤”一词,既代表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回忆,也暗示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点滴的感悟和对人生经历的总结。
【译文】
橘树上挂着鲜艳的橘子,是谁将它带来?我的双鬓已是斑白如雪;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梅花和柳树都修剪成了美丽的画面,而我只能在家修习那些流传的故事;养蚕抽丝织成的绢帛聊且用来祝愿新年的到来。
门外敲锣打鼓的朋友辞别时说他们多病在身,守岁的孩子们一个个听得入迷而不肯入睡。家里只有我一人能喝一口官酿的美酒,虽浑浊但也算得上是有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