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开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题李公麟山庄图】
山开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注释:
题:题诗于画上。李公麟:宋代画家,擅画人物,尤工墨竹。山庄:指山水风景幽美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咏怀的五律。诗人在欣赏了李公麟的《山庄图》后,写下了这首七绝来赞美画中的景色和画中人的心境。
首句“山开稍有路”,描绘出了一幅开阔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观察,发现即使是在这样开阔的山林之中,也能找到一条通向深处的道路。这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二句“水放亦成川”,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流水的景象。诗人观察到即使水流奔腾,也会形成一条条小川。这种自然的景观让人感到既壮观又和谐,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同时,这也暗示了人们应该像对待自然界一样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勇敢地去面对并解决问题。
第三句“游人得所息”,则是对画中游人状态的描写。通过观察,诗人发现画中的游人正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这种状态与前两句所描绘的景象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最后一句“真意方澹然”,则是诗人对于整个画作的感受与评价。他认为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种心境的表现。通过画中的山水和人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体现在画面上,更体现在画中游人的心态上。因此,他感慨地说“真意方澹然”。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色的描绘和对画中游人心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