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流逢石缺,脉散成宝网。
水作璎珞看,山是如来想。

【解析】

题李公麟山庄图: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第一句“泉流逢石缺”,是描写泉水遇到岩石的裂缝,从石缝中穿流而下的情景。第二句“脉散成宝网”,是说山体上有许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洞穴,这些洞穴如同一张张巨大的蜘蛛网,布满了整座山体。第三句“水作璎珞看”,这里指山上的泉水像串着珍珠的项链一样,美丽动人。第四句“山是如来想”,这一句是写山的形状,好像佛祖坐在莲花上的形象,非常形象生动。本诗语言凝练,富有哲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答案】

译文:

泉水奔流遇到石头裂开的地方,就像从石缝中穿过去。

山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洞穴,就像无数个蛛丝般的蜘蛛网。

清澈的泉水宛如珍贵的项链,挂在青山之上闪闪发亮。

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佛祖的化身,庄严而又祥和。

赏析:

这首小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诗中的每句话都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诗人就站在那里,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

首句“泉流逢石缺”,写的是泉水遇到石头裂开的地方,从石缝中穿过。这既是写实,又蕴含着一种哲理性,那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颔联“脉散成宝网”,是说山体上有许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洞穴,这些洞穴如同一张张巨大的蜘蛛网,布满了整座山体。这里的“脉散”二字,既写出了山体的错落有致,又突出了洞穴之多,可谓妙笔生花。

颈联“水作璎珞看”,这里指山上的泉水像串着珍珠的项链一样,美丽动人。这句诗写得很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瀑布,犹如一串颗颗璀璨的明珠悬挂在山间。

尾联“山是如来想”,这一句是写山的形状,好像佛祖坐在莲花上的形象,非常形象生动。这里的“如来”二字,不仅写出了山的形状,更是一种象征,暗喻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哲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