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携筇夜夜来,蒲团纸帐竹香台。
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斸草莱。
这首诗是毛君的一首诗《和毛君州宅八咏·其八·山房》,下面是逐句的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诗句解释:
岸帻携筇(jùn)夜夜来 - 这是一句描绘诗人每晚带着行李(可能是指行囊或旅行装备)前来,形容他经常来到这个山间小屋的情景。”岸帻”意即整理发髻,表示整理仪容;”携”是拿着的意思;”筇”是一种手杖竹制的,常用在古代文人雅士中;”夜夜来”则表明了这种来访是持续不断且经常发生的。
蒲团纸帐竹香台 - 此句描述的是山房内部的布局或装饰。”蒲团”是一种佛教修行时使用的一种坐垫,通常由草编成;”纸帐”指的是用纸制作的帐帷,可能指床或者睡觉的地方;”竹香台”可能是以竹子为材料的香炉,用来焚香。整体上,这几句描述了山房内部简朴但充满香气与宁静的环境。
直须觅取僧为伴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愿望或需求,意思是说,他非常希望能有僧人作为他的伙伴,一起共度时光。”直须”意味着必须或应当;”觅取”意为寻找或请求;”僧”在这里泛指僧侣或修行者;”为伴”则是陪伴的意思。
更为开庵斸草莱 - 这两句表达了对山房进行进一步的修缮或开发的愿望。”庵”是佛寺旁的小屋,这里用作代称;”斸”意为挖掘;”草莱”指野草和杂草。整句话暗示诗人希望把山房改造得更适宜居住,甚至开辟更多空间。
译文:
岸帻携筇夜晚到访,蒲团竹制纸帐竹香台。
必须找到僧人作伴侣,还要开庵种草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简朴的自然居所,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使用一些古典意象,如“岸帻”(整理发髻)、“携筇”(手持手杖)等词,诗人构建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通过提到需要找僧人作伙伴和开庵种草菜,表达了对更加和谐、充实生活方式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也体现了一种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