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似识众生病,久在山中养药苗。
白术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

【注释】答:回答;琳长老:僧人名。幽兰白术黄精:指灵芝、白术、黄精三种草药,这里泛指草药。三本:三种草药。二绝句:即《答李十二云门寄双韭一石通灵犀》中的“双韭”与“通灵犀”。

【赏析】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冬,当时诗人正在长安。这首诗以答谢信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朴素,但字字珠玑,寓意深刻。

首句“老僧似识众生病”,是说老和尚像医生一样懂得人们的痛苦和疾病。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和尚比作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形象地描绘出老和尚慈悲为怀、济世救人的形象。

颔联“久在山中养药苗”,是说老和尚长期居住在深山之中,培育着各种草药。这里的“山中”指的是深山之中,而“药苗”则是指各种草药的幼苗。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老和尚的生活环境和职业特点。

颈联“白术黄精远相寄,知非象马费柔调”,是说白术和黄精这种草药被远方的人送给自己,这才知道不是那些像大象和骏马一样的高贵动物需要柔和的驯服手段。这句诗既点出了收到草药的事实,又巧妙地指出这些草药不需要像象和马一样需要温柔对待,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草药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尾联“知非象马费柔调”,是说知道这不是象和马之类的高贵动物需要柔和的驯服手段,而是其他一些不尊贵的动物也值得珍惜和善待。这句诗不仅总结了前文的意思,而且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关爱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答谢信的方式,展现了老和尚慈悲为怀、济世救人的形象;同时,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职业特点,表达了对草药的珍视和感激之情。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