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注释】
校书郎:指唐代翰林院的修撰。三绝:指《同官》诗中的“三首”。
【赏析】
《唐才子传》卷二说:“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贞元中登甲科。”《旧唐书》本传称其“始为监察御史,善诗赋古文,有名于时,与白居易友善”,后为相王府参军,又转左拾遗,终中书舍人。元稹在文学上主张革新,对当时流行的浮靡绮丽风气表示不满。此诗就是他任左拾遗时写的。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于年老体衰和壮志不酬的感慨,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这两句诗是写自己生病之后酒喝不多,而年纪大了,兴致少了。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这两句诗是写自己一个人在临行的时候感到十分寂寞,而没有新作的诗歌来送给客人,又怎么办呢?
【译文】
听说你校书郎给我写了一首三绝诗,我因病后身体虚弱,喝不到什么美酒,年老了以后,欢乐的情绪也少了很多,到了要离开这里的时候,只能和你单独地相对无语,不能写新诗给你送别,你又该如何是好?
【诗句解释】
“初闻”四句:意思是说我一听到你校书郎为我写了一首三首绝佳的诗,就感到非常吃惊。“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即诗人初次听到校书郎给他写了一首三绝诗。“校书郎”即指修撰。“同官三绝”即指《同官》三诗。《文苑英华》卷九五七引《唐才子传》:“(元稹)每作诗百言,未及第,已为后进所传诵。……尝以病废酒肉,自伤老疾,每吟咏自悼。……又以病废,不能饮酒,因作《同官》三绝。”这三首诗后来被选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并附以小序。小序曰:“元微之既为校书郎,属有同职,故赠诗以见志。微之者,元稹之字;微之者,元氏之家讳也。同官,谓同僚之官也。三绝,谓《同官》三诗也。”
“病后”四句:意思是说我因生病身体虚弱,喝酒喝不了多少,年纪大了以后,欢乐的心情也少了很多。“病后浊醪都少味”,意思是说因为我生了一场大病,身体虚弱,喝不到什么美味的酒了。“老来欢意苦无多”,意思是说因为年纪老了以后,欢乐的心情也少了很多。“临行寂寞空相对”,意思是说在将要离别的时候,感到寂寞无聊,只有和你单独地相对无言。“不作新诗奈客何”,“新诗”,指新写的诗歌。“奈客何”,意思是说如果写不出新诗给客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奈”即“那”的意思。“奈何”,无可奈何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元稹因患病身体欠佳,加之年事已高,所以心情不佳,因而写下这首绝句。
元稹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到宋代以后,他的诗歌便逐渐失去了光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的诗歌内容过于平庸、浅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新奇和险怪,以致于他的诗歌失去了应有的艺术魅力。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