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匆草出山来,惭愧严公旧钓台。
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
诗句:扁舟匆草出山来,惭愧严公旧钓台。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
在宋代诗人苏辙的《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庐望桐君山寺缥缈可爱遂以小舟游之二绝》这首诗中,诗人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了一幅宁静而又动人的自然景观图。首两句“扁舟匆草出山来,惭愧严公旧钓台。”直接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离开山中的情景和对严光故地的怀念。严光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隐士,以其不仕新朝、归隐于富春江畔的历史故事而知名。诗人在这里借用严光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以及对历史人物高洁节操的向往。
第三句“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则转入对舟人的反应和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诗人可能觉得舟人的不解和自己的遗憾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梦中飞楫定谁催”则进一步展开对梦境的描述,暗示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这里的“梦中飞楫”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和不受拘束的愿望,而“定谁催”则是对这种情感状态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严光故地的描绘、对舟人之问的回应,以及梦境的描绘,构成了一幅充满哲思与情感的画面。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身的情感世界,还体现了对古人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思考。此外,诗歌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