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修竹寄邻家,秋斫长竿春食芽。
旋筑高墙护鸡犬,稍容嵇阮醉喧哗。
【注释】:
谁将修竹:《晋书·嵇康传》载,嵇康爱竹,常说:“余有五经好尚,儒雅之人,多以相尚。”此诗借“谁将”一词,表达自己对友人寄居的欣赏。
修竹:竹子长成的竹子。这里指朋友寄居的地方。
斫(zhuó):砍伐。
竿:竹子的中心部分,可以当筷子用。
食芽:把嫩芽剥下来,用来做菜肴。
旋筑高墙:迅速修筑起高大的围墙。
鸡犬:指家禽家畜。
容:容忍。
嵇阮:指东晋的名士嵇康、阮籍。《晋书·嵇传》:嵇康嗜酒好琴,与阮籍、山涛等为友。
喧哗:喧闹。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前三句分别写修竹、修竹的利用和修竹的防御功能,最后一句点题,即写友人的寄居生活。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但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首两句先写修竹,再写修竹的用处。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寄居生活,而是先写了“修竹”,然后写修竹被用来做什么。“秋”字点明季节,“春”字又点出季节。这样安排,使诗句更耐寻味。诗人在开头就点明修竹,是为了突出它的用途。这两句看似平常,却很有讲究。因为“谁将修竹寄邻家”这个疑问句,实际上就是写诗人自己的寄居生活。如果从后文看,“谁将”二字就是作者自问自答,“谁将”就是“我”。所以诗人在开头先写寄居生活,正是为了引出下文。这两句话写得平中见奇,耐人寻味。
第三句写修竹的用途。“斫”、“食”是两个动词,一个写动作,一个写结果;一个是动宾关系,一个是动补关系(食芽),都十分生动形象,而且都是围绕“修竹”来写的。“斫长竿”“食芽”,这两个动词,一个写削去竹杆上的尖头,使其成为适合食用的工具(即筷子);一个写摘取嫩芽,用作菜肴,都表现了修竹的实用价值。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修竹的实际用途,也暗示出寄居生活的艰辛。
第四句写修竹的防御功能。“高墙”指的是高大的围墙,“护鸡犬”是说围墙的作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修竹建起了高大的围墙,用来保护鸡狗不受侵害。这两句诗既表明了修竹的防御功能,也暗示了寄居生活的艰难,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对寄居生活的不满情绪。
尾联点出寄居生活的主题:“稍容嵇阮醉喧哗”。嵇阮是东晋时期的两位名士,嵇康嗜酒好琴,阮籍善弹琴,两人都是性情中人,喜欢饮酒作乐,所以后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稍微容许他们喝醉闹闹嚷嚷(表示对他们寄居生活的喜爱)。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寄居生活的热爱,也表现出诗人对寄居生活的不满情绪。
这首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是意境优美,富有情趣。它通过描绘修竹和寄居生活的相关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