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圭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刺旧痕。

【注释】

过豫章:路过南昌(古称豫章)。

白屋可能无孺子:意思是说,即使是贫贱的人家,也可能会有贤德的儿子。

黄圭:即黄门郎,古代官名。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著名清官,曾任豫章太守,因反对宦官专权,被害身亡。

今人笑古人:指当时有人讥笑前人陈蕃的清廉,而对当代的清官则不屑一顾。

刺旧痕:指湖水中还留有当年陈蕃投水自尽的血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途经南昌时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人物陈蕃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世风日下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廉正直的赞美和对于世俗腐败的不满。

首句“白屋可能无孺子”,诗人通过对“白屋”一词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即使是贫穷的家庭也有可能培养出有才能的人。这里的“白屋”指的是简陋、朴素的房屋,象征着贫寒出身,但并非没有才华或德行的人。诗人以此表达出对普通人的尊重和信任,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有用之才的可能。

第二句“黄圭不是欠陈蕃”,诗人用反问的方式批评了当时的世风,讽刺那些嘲笑陈蕃清廉的人。诗人认为,真正的清官并不需要依赖权势背景,而是凭借自己的德行和才能来赢得人们的尊敬。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第三句“古人冷淡今人笑”,诗人直接点明了当前的社会风气与古人相比有了极大的变化。古人的清高和淡泊在今天看来可能显得冷漠甚至可笑。诗人对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和不满,呼吁人们要重新审视这种风气,并从中吸取教训,以保持社会的正气。

尾句“湖水年年刺旧痕”,诗人以自然景观喻人,将湖水比喻为曾经陈蕃投水自尽的地方,每年都会留下他的血迹。这一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寓意深刻。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陈蕃的深深怀念之情,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反思世风,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廉正直的赞美和对社会腐败的批判。同时,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期望,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