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
沙昏行旅倦,边静禁军闲。
汉虏更成市,罗纨靳不还。
投毡拣精密,换马瘦孱颜。
兀兀头垂髻,团团耳带环。
夷声不可会,争利苦间关。
诗句解析:
- 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描绘了江河的宽阔和城池的壮丽,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敬畏和自豪。
- 沙昏行旅倦,边静禁军闲。——反映了边远地区的荒凉与寂静,以及军队的松懈状态。
- 汉虏更成市,罗纨靳不还。——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 投毡拣精密,换马瘦孱颜。——反映了战争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的无奈。
- 兀兀头垂髻,团团耳带环。——描绘了妇女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们对于生活的执着追求。
- 夷声不可会,争利苦间关。——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困难,以及人们为了利益而努力奔波的艰辛。
译文:
江水奔流至三峡,州城控制着边疆的少数民族。
沙路昏暗让行人疲惫,边境宁静让守卫放松。
汉人与胡人在此交易,华丽的丝绸无法带走。
挑选精美的地毯,换来一匹消瘦的骏马。
女子低头垂髻,戴着耳环,耳环是珍贵的饰品。
不同语言难以沟通,为了利益他们艰难跋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江水通三峡”象征着国家的广阔和深邃;“沙昏行旅倦,边静禁军闲”反映了边疆的荒凉和守卫们的松懈;“汉虏更成市,罗纨靳不还”则揭示了战争中的物是人非。此外,诗歌还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她们在战争中的生活困境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歌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历史厚重感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