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病要须闲,闲极自成趣。
空虚虽近道,懒拙初非悟。
偶将今生脚,还着古人屦。
大小适相同,本来无别处。

【解析】

这是一首以“闲”为题的诗,全诗共五句。首句“身病要须闲”,是写自己因生病而需要“闲”,这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概括,又引出后文的主旨——闲。“闲极自成趣”,闲到极点自然会生出许多趣味来。“空”字在这里是双关语,既指空虚,也指“虚空”“空洞”,所以诗人说自己虽然“空”,但并不觉得空虚无聊,反而能体会到一种“道”。接着“懒拙初非悟”,说自己虽“懒拙”,却并不是“不悟”,只是自己还没有悟到而已。这两句诗看似平常,实际上暗含了对佛理的理解。“偶将今生脚,还着古人屦。”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尝慕张芝草书六尺以上,家贫无纸,乃于土地上见笔迹甚美,遂拓而练之,始通其法。”这里借用这个故事说:现在虽然身体不好,但只要像王羲之那样有恒心、有毅力,也能学到书法的真谛。“大小适相同,本来无别处”,这两句是说:无论是大还是小的事物,都是同样的道理,本来就没有另外的地方。这两句话是诗人的总结,也是他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

身病要须闲,闲极自成趣。

空,虚字,指心灵空虚。

空虚虽近道,闲中悟大道,与天地同体。

懒拙初非悟,勤勉才能领悟真理。

偶将今生脚,还着古人屦。

王羲之曾以泥土为纸练习书法,说明学习书法要有恒心、毅力。

本来无别处,强调一切事物的本质相同,无所谓大小之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