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侯始来,其则有意。
匪民之愚,礼教实坠。
章闻于朝,帝曰俞哉。
弗改弗营,何以示民。
【注释】毛侯:指毛文锡。始来:来到。其则:它的准则,这里指圣祖殿祭祀的礼仪。有意:有意图。匪:非,不是。民之愚:人民的愚昧无知。礼教: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实坠:实际已衰落了。章:明,彰明。闻于朝:在朝廷上宣布。章:彰明。帝:天子,皇帝。俞哉:好呀。弗:不,不要。改:改正。营:营建,兴建。何以示民:怎么能向百姓显示呢?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封建统治者对民间道德教育的轻视与漠视的诗。诗人借歌颂毛文锡来揭露和批评唐玄宗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民之愚”现象所采取的态度——听之任之,不加重视。全诗从颂扬毛文锡到批评帝王态度,层层展开,一气呵成,笔力雄健。前两句写毛文锡来此,有其准则,意在祭祀,然而帝王对此却置若罔闻。第三句点出帝王的态度。第四句是诗人的议论,即帝王对礼教的不重视,正是造成“民之愚”的根源所在。第五句是对帝王的指责。末两句是诗人的希望,希望能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