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飞扬,谁匪南柯。
运历相寻,忧喜杂和。
我游其外,所享则多。
削迹拔木,其如予何。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跋扈飞扬,谁匪南柯。
运历相寻,忧喜杂和。
我游其外,所享则多。
削迹拔木,其如予何。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跋扈飞扬,谁匪南柯。
- “跋扈”意味着傲慢或强硬。
- “飞扬”指自由奔放的样子。
- “谁匪南柯”意即谁能不羡慕陶渊明的归隐生活。
- 运历相寻,忧喜杂和。
- “运历”可能指的是命运或运势。
- “相寻”表示相互交织。
- “忧喜杂和”意味着生活中既有忧虑也有喜悦。
- 我游其外,所享则多。
- “我游其外”可能是指旁观者或者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
- “所享则多”表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快乐与好处。
- 削迹拔木,其如予何。
- “削迹”可能意味着隐藏自己,远离尘嚣。
- “拔木”可能是比喻摆脱困境、困难。
- “其如予何”意即对于这样的人,我该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诗是对陶渊明《停云》诗的回应。陶渊明在《停云》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而诗人则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展现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首句“跋扈飞扬”,描绘了诗人的豪迈性格;次句“谁匪南柯”,则是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所享则多”来反衬出自己的超脱;最后一句“其如予何”,则是对陶渊明选择隐居生活的认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哲理性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