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归无时,视汝长久。
孰为沮溺,风雨相耦。
筑室东皋,取足南亩。
后稷为烈,夫岂一手。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是北宋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劝农诗》的次韵,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1. 我归无时:诗人表达自己长期在外,无法归家的情感。这里的“无时”指的是没有固定的时候,意味着诗人长期在外,无法回到家乡。
  2. 视汝长久:诗人希望家乡的百姓能够长久地生活下去。这里的“汝”是指家乡的百姓,“长久”则表示诗人希望他们能够持续稳定地生活。
  3. 孰为沮溺:诗人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表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这里的“沮溺”指陶渊明,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躬耕力作”的精神。
  4. 风雨相耦:诗人通过描绘农民与自然风雨相伴的场景,表达了对他们辛勤劳作的敬意。这里的“耦”是相互配合的意思,形容农民在风雨中与大地共同劳作的情景。
  5. 筑室东皋:诗人描述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房屋,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东皋”指的是土地的东边,是诗人对农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印象。
  6. 取足南亩:诗人通过这个动作表达了农民对自己土地的依赖和满足感。这里的“南亩”是指农民耕种的土地,而“取足”则意味着满足于自己所耕种的土地。
  7. 后稷为烈:诗人引用历史人物后稷的故事,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仰。后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业发明家和文化教育家,他的事迹被用来象征农民的辛勤工作。
  8. 夫岂一手: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农民劳动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工作的尊重。这里的“手”指的是双手,象征着农民的勤劳和付出。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通过对陶渊明《劝农诗》的次韵,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陶渊明诗句的引用和自己的感慨,展现了自己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以及对农民生活状态的真实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