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
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荆州十首

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

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译文:

朱红色的栏杆站在东城的一角,高王站在那里眺望着沙场。
江山并不是一个国家,但战争却害怕三巴的烽火。
战场上的战士已经化为战骨,在秋天的草地上。
危楼上空挂着落日的余晖,仿佛断了的霞光。
那些曾经英勇的豪杰,如今都已消逝,只剩下鱼虾在水中自由游动。

注释:

  1. 朱槛(jian):红色的栏杆,指代城门。朱门通常用来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
  2. 高王:指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他以忠诚、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闻名。
  3. 望沙:指的是站在高处远眺,这里指诸葛亮站在城东的角楼上眺望远方。
  4. 江山:泛指国家,这里特指中国。
  5. 一国:一个国家,这里指中国。
  6. 三巴:古代对四川一带的称呼,这里可能是指蜀地。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这里指战事不断,危机四伏。
  7. 战骨:阵亡士兵的遗骸,这里指战场上的牺牲者。
  8. 秋草:秋天的草地,这里指荒凉的战场环境。
  9. 危楼:高大的楼房,这里指城墙上的高楼。
  10. 断霞: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象,这里可能是指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残破的城墙上。
  11. 鱼虾:水中生物,这里比喻那些曾经有抱负、有才能的人如今已经消逝或被遗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古离别》。这首诗描绘了荆州城东角的壮丽景象,以及三国时期著名将领诸葛亮在此观望沙场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