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
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
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
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

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

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

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注释与译文

诗句注释

  • 旧隐三年别:指苏轼过去隐居的地方。
  • 杉松好在不?:询问杉树和松树是否依旧存在。
  • 我今尚眷眷: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之情。
  • 此意恐悠悠:担心这份情感难以持续长久。
  • 闭户时寻梦:形容在独处时常常幻想或寻找梦境中的安慰。
  • 无人可说愁:没有人可以倾听和理解他的忧愁。
  • 还来送别处: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告别。
  • 双泪寄南州:将自己的眼泪寄托在南方的某个地方。

译文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他通过询问杉树和松树是否仍在以及表达自己对过往的依依不舍,展现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同时,他也反映了现代生活中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诗人情感

  • 怀旧情深:诗中充满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这种怀旧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怀念,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境界的怀念。
  • 现实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当前的孤独与过去的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这种感慨可能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担忧。
  • 情感深沉: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过去的深情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如诗中的“杉松”不仅是自然景物,也隐喻了诗人的精神寄托。
  • 情景交融:诗中的情景交融得当,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体验。
  • 语言精炼:整首诗的语言简洁精炼,但每一句都蕴含深厚的情感,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社会意义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审美观念。
  • 情感共鸣:这首诗可能引起读者对于个人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思考,激发人们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思想启迪:通过对诗人情绪的探讨,可以引发人们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