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注释】:
- 仁义大捷径:仁义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走捷径是不道德的。
- 诗书一旅亭:在旅途中读书吟诗是一种乐趣。
- 相夸绶若若:形容别人炫耀自己官职高升。
- 犹诵麦青青:比喻读书不辍。
- 腐鼠何劳吓:比喻那些没有真才实学者,他们自作多情,吓唬人是没有用的。
- 高鸿本自冥:比喻那些志向远大的人,他们自有目标和追求。
- 颠狂不用唤:形容一个人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他不需要别人的呼唤或提醒。
- 酒尽渐须醒:形容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他已经看透了世事,知道如何正确面对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的诗,诗人通过对“仁义”、“诗书”、“腐鼠”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仁义大捷径”,诗人用“捷径”一词,暗指人们往往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仁义”则是人们应该追求的人生道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规范的坚守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第二句“诗书一旅亭”,诗人将读书、吟诗比作旅途中的驿站,这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等意象,描绘了人们为了功名利禄而互相炫耀的情景。这些场景都是诗人所不屑一顾的,他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是内敛的,而不是表面的炫耀。
第五句“腐鼠何劳吓”,诗人用“腐鼠”来比喻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士,他们自作多情地吓唬别人,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虚伪行为的鄙视和对于真诚交往的推崇。
第六句“高鸿本自冥”,这句诗借用了古代神话中凤凰的形象,比喻那些志向远大的人,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不会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
最后一句“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已经看透了生活的真相,知道如何正确地面对生活。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这首诗通过对各种意象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既关注现实生活,又注重精神修养;既追求个人价值,又强调社会责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