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徐徐步此山,拨云寻径兴飘然。
凿开海眼知何代,种出菱花不计年。
烹茗僧夸瓯泛雪,炼丹人化骨成仙。
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

安平泉

策杖徐徐步此山,拨云寻径兴飘然。

凿开海眼知何代,种出菱花不计年。

烹茗僧夸瓯泛雪,炼丹人化骨成仙。

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

注释:

  1. 策杖徐徐步此山:手持拐杖缓缓行走在这座山间。
  2. 拨云寻径兴飘然:拨开云雾寻找着一条路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3. 凿开海眼知何代:挖掘出大海的入口(海眼),这让人不禁好奇这是怎样的时代。
  4. 种出菱花不计年:种植出了莲花,这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5. 烹茗僧夸瓯泛雪:烹茶的僧人夸赞他的茶碗像雪一样清澈透明。
  6. 炼丹人化骨成仙:炼丹的人能够将骨头变成仙人。
  7. 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回想起当年的传说人物陆羽,他只留下了这片泉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古代传说的诗。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登山赏景的画面,通过“策杖徐徐步此山”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接着,“拨云寻径兴飘然”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愉悦心情。

诗人开始探索这片山林的历史和文化,“凿开海眼知何代,种出菱花不计年”。这里的“海眼”可能指的是一个古老的秘密地点,而“种出菱花”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片土地的美丽和历史价值。

诗中转向了与古代传说中的关联,“烹茗僧夸瓯泛雪,炼丹人化骨成仙”。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烹茶的场景和炼丹人化骨为仙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修炼的崇敬。

诗人以回忆的方式结束这首诗,提到了“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片泉水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传说的引用,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界和文化遗产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通过诗句中的自然元素和历史故事得以传达,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