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注释】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三:指王安石的《次韵和王巩六首》中的第三首。
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人谁念此翁。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xiū cí,通“芎”):指王安石在任知县时,与苏轼、苏辙兄弟的交往。“巧语”,即阿谀奉承之语;“薏苡”,是古人以为有毒的草;“芎藭”,是一种香草;比喻为奸佞之人所献的媚言。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指苏轼对王安石的批评,认为他不应因被贬而自甘堕落、自暴自弃,更不能像刘表那样,以妻子为妾侍,而让贤德的女子去侍奉刘表夫人。
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但志向未改的思想。《宋史·王安石传》说他“每见家问:安得此官?吾老矣,岂不知此官重?顾谋生何能择地?然求所以养廉自守而已。”意思是说,虽然自己遭到贬谪,但是心中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志向。
【赏析】此诗是王安石在被贬黄州后作的一首七绝。王安石一生为变法革新而努力,却屡屡遭到保守派的打击,甚至于被罢官。因此这首诗充满了忧愤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不甘屈服的精神。
开头两句写自己在仕途上的得意。“平生我亦轻馀子,晚岁人谁念此翁”,说自己一生傲岸不羁,不将他人放在眼里,到晚年也没有人想起我这个老头儿。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政治上失败的不满,同时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巧语屡曾遭薏苡,偻辞聊复托芎稑(xiū cí,通“芎”):”这两句是说自己在官场上多次受到排挤、诽谤。“薏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毒的草;“芎稑”,香草的名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曾经遭受过诬陷和诽谤,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誉,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来应付这些小人。
“子可”以下四句是说苏轼对自己的批评。他认为自己不应该因为被贬而被自甘堕落、自暴自弃,更不应该让贤德的女子去侍奉刘表夫人。这几句表现出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尊严的坚持。
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虽然遭到了贬谪,但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志向,不会因为这次的失败而改变初衷。这两句表现出王安石对自己始终坚守的信念。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被贬黄州后所作,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于个人尊严的坚持。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个改革派人士在政治斗争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