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
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见穷愁。
孤松早偃原非病,倦鸟虽还岂是休。
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
【注释】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在泗州停留,会见了徐州的张天骥。
次旧韵(lì):写诗时沿用前人的韵脚。
二年:两年。过淮舟:经过淮河的船。淮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要道。
款段:安步徐行。还逢:又遇到。马少游:马之珍(字少游),作者的好友。
无事:没有什么事情。长好饮:经常饮酒。着书:编写书籍。见穷愁:面对困苦和忧愁。
原非病:并非病态。倦鸟虽还:疲倦的鸟虽然返回了。岂是休:难道是休息吗?
几来往:几次往返。只今:如今。霜雪已蒙头:头上已经覆盖着霜雪。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于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诗人与友人同游泗上,张天骥以“旧韵”赠之。诗人酬以佳句,并表示自己对人生态度的豁达。
第一联:“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首联叙事,交代了诗人与朋友张天骥相遇的地点和原因。行宿、泗间,指泗州。诗人到泗州后,见到老朋友张天骥,两人相聚而谈,张天骥写了一首诗来赠他。《次旧韵》便是这首诗。
第二联:“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张天骥分别两年后重逢的情景。二年三蹑过淮舟,意思是说诗人与张天骥二人经过多次往返,终于到了泗州。款段,安步徐行的样子。还逢:再次遇到。马少游,诗人的朋友张天骥(字少游)。
第三联:“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见穷愁。”这两句写诗人与张天骥相会后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无事:没有什么事情。不妨:可以。长:经常。著书:写作书籍,这里指编写书籍。见穷愁:面对贫困和忧愁。
第四联:“孤松早偃原非病,倦鸟虽还岂是休。”这两句写诗人对于贫富得失的认识。孤松早偃,比喻自己即使处于逆境,但并未因此而感到痛苦或沮丧。倦鸟虽还,意思是即使是疲倦的鸟儿,只要它还能飞翔,就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第五联:“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这两句写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态度和期望。更欲河边几来往,意思是诗人想要常常往来于泗州和京城之间,以便能够经常得到朋友张天骥的关心和帮助。只今霜雪已蒙头,意思是现在的我已经年迈,头上已经覆盖着霜雪,形容自己已经老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张天骥离别两年后重逢,以及彼此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深厚友谊。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