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注释】

清远:地名。

顾秀才:名不详,可能指顾宪之,北宋诗人。

玉堂仙:指宋代著名道士、隐士张果。

海雨翛翛:海风萧萧。

黄柑:即黄柑,柑橘的一种。

朱橘:即朱桔,柑橘的一种。

神武:即宋太宗(939-976)。

弘景:指陶弘景。

稚川:即何稚川,唐代诗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舟行至惠州的途中,是一首纪游之作。诗中对惠州山水之美赞不绝口。

首联“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人乘船经过清远县时,见到名叫顾秀才的人,他向诗人详细地描述了惠州的风光和景色,使诗人大为赞叹。

颔联“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香案吏”,指负责祭祀、祈祷的官员。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各地都能看见聚集着来祭祀、祈祷的官吏,说明此地风水极佳,适合修炼。这里的“玉堂仙”是比喻之意,指的是那些隐居山林,修炼成仙的隐者。

颈联“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江云漠漠”形容江水茫茫,云雾缭绕;“桂树”指桂树,一种常绿植物,花小而香,多用来象征高洁、坚强等美好品质。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江上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云海,天空中的桂花被雨水打湿了,而海滨的荔枝则在阳光下成熟了。这两句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

尾联“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尾联中的“黄柑”是指黄色的橘子,而“朱橘”则是指红色的橘子。诗人听到有人讲,这里产的橘子非常好吃,而且味道独特,比其他地方的橘子还要美味。然而,对于这种珍贵的水果,人们却不能用金钱来计算其价值。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以及当地特产的赞赏之情。

最后一句“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恰好从皇帝那里得到一张弘景的画卷,于是便前往罗浮山寻找那位隐士。弘景是南朝时期一位有名的道士和隐士,而张炼师则是唐末五代时期一位著名的道士和隐士。这里的“稚川”指的是张炼师。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两位隐士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