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
已从子美得桃竹,不向安期觅枣瓜。
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
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肪寄一车。
【解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写赠给蒲涧信长老的信。
首联“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诗人询问蒲涧信长老:这优美的乐曲是哪里传来的?优钵昙花本是一种虚幻的花,而这里却用来比喻乐曲。
颔联“已从子美得桃竹,不向安期觅枣瓜。”回答了上一句的问题:这优美动人的乐曲是从唐代诗人王之涣那里传过来的。
颈联“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时有”指有时;“不闻”指听不到。诗人以燕子和老虎、乌鸦为喻,写出山居生活的乐趣。
尾联“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肪寄一车。”诗人以古人比自己,说自古以来,许多游人都喜欢到庐山来游玩,而我则想为庐山的美景做贡献。
【答案】
译文
优钵昙花岂能有花,我向长老打听这美妙曲子是谁唱的。
我已经从王之涣那里得到了《桃竹》曲,不想向神仙安期公去求取枣、瓜。
在林中坐着有时听到老虎吼叫,睡在床上吃着饭也听不到乌鸦啼叫。
游览胜地自古以来都得到支持赞助,我想为庐山的美景做一份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蒲涧信长老的酬答之作。前两联写送别之情,第三联写山居生活的情趣,第四联写为庐山胜景做贡献的愿望。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