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注释】

朝云诗,并引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不似杨枝:白居易曾写有《杨柳词》,其中有“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之句,后又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此处以杨枝比喻朝云的美貌。

杨枝:指柳枝。

乐天:白居易的号,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6年至812年)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

通德:指李德裕。李德裕是唐代后期的名相,因反对党争,被排挤,贬为崖州司马,后又迁任澧州司马,终官太子少保致仕。

伶玄:指牛僧孺。牛僧孺是唐代中期的一位名臣,因与李德裕结党,遭贬,后官至太子宾客致政。

天女维摩总解禅:维摩诘是释迦牟尼的一个弟子,姓周,名净名。《维摩经》中说:“维摩诘室中有一丈六金像。”相传这是印度王子维摩洁的住处。

维摩诘:佛经中的一位菩萨,又称“文殊师利”。

经卷:佛教经典。

药炉:僧人修行时所用的一种器具,用来烧煮药材。

活计:谋生手段。

舞衫歌扇:女子歌舞时所穿的服装。

丹成:道家修炼成功的意思,这里指的是道士修道成功。

三山:指蓬莱三仙山,传说中海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巫阳:传说中的神巫,相传曾乘舟东渡海,未果而返,故有“作巫阳云雨仙”之说。

【译文】

不比杨贵妃的香腮,却像李德裕的通德;

不像阿娇的络秀,却有天女的维摩;

经书药炉是她新的活计,舞衫歌扇旧有的因缘。

修道成功的将我送至三山,不会再做那巫阳云雨仙。

【赏析】

此诗首联用典。“杨枝”、“通德”、“维摩”,均为佛经中人物或地名。“杨枝”暗指杨贵妃,“通德”指牛僧孺,“维摩”指维摩诘,即文殊师利。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朝云的美色并不比得上杨妃的绝代芳容,但她却有着牛僧孺那样的通达智慧、高雅风骨。二联承上启下,由物及人。“阿奴”指汉代王昭君出塞时的美女,“络秀”则指西施。《汉书·外戚传》载,王昭君出塞时,匈奴人见其貌美,不知其真实身份,以为她是汉朝的美人,于是将其嫁给了匈奴的单于。“天女维摩总解禅”意谓:朝云的美貌如同天女,而她对佛教禅宗的了解又超过了维摩诘(维摩诘即文殊师利)。三联写朝云的生活。“新”,指新学;“旧”,指旧业。“新活计”指修道,“旧因缘”指歌舞。“丹成逐我三山去”意为:我修炼成功了,将你送向长生之岛——三山。四联写诗人自己。“不作巫阳云雨仙”意为:我不想成为巫阳那样的人。“巫阳”即巫山神女,传说她住在巫山,每逢春天降临之时,就化身为云雨,为楚怀王游赏。这里用典意在说明:诗人不愿像巫阳那样为情所困,只愿做一个真正的修道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兼托意之作。诗人以“朝云”自比,通过描写朝云的美丽与自己的才情,抒发了自己渴望修道成仙、超脱尘世的愿望。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深远幽雅,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