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海南人不举行寒食节,而是以上巳节扫墓。我携带一瓢酒,寻找那些学生,他们都已经外出了。只有老符秀才还在,我就与他喝酒,直到大醉。符秀才大概是个安贫守静的人吧。
乌鸦衔着肉纸飞到灰里去,万里之遥的家乡啊!
苍耳林中李白经过,鹿门山下德公归来。
管宁投老终归故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得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逐句释义:
- 海南人不举行寒食节,而是以上巳节扫墓。我携带一瓢酒,寻找那些学生,他们都已经外出了。只有老符秀才还在,我就与他喝酒,直到大醉。符秀才大概是个安贫守静的人吧。
- “海南人”:指的是居住在海南岛的人们。
- “寒食节”:中国古代的一个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人们会扫墓祭祖,但海南人不庆祝这个节日。
- “以上巳节扫墓”:指的是以上巳节(古代春季祭祀时,人们会进行上山祭拜等活动)的名义进行扫墓活动。
- “我携带一瓢酒”:形容诗人带着酒去寻找学生。
- “诸生”:指学生们。
- “独老符秀才在”:表示只有老符秀才还在家中。
- “因与饮”,因为与老符秀才一起喝酒。
- “至醉”:一直到很晚才离开。
- “符盖儋人之安贫守静者也”:这里的“符”可能是指符咒或某种标识,用来指代老符秀才。他可能是个安贫守静的人,这里诗人通过描述他的举止来表达对他品质的赞赏。
- 老鸦衔着肉纸飞到灰里去,万里之遥的家乡啊!
- “老鸦衔着肉纸飞到灰里去”:描述了一幅画面,老鸦叼着食物飞向地面,然后落在灰烬中。这里的“老鸦”和“灰”都是象征性的元素,可能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万里之遥的家乡啊”: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万里”可能意味着距离遥远,也可能是形容时间久远。
- 苍耳林中李白经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 “苍耳林中李白经过”:提到了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他在苍耳林中经过。这里的“李白”可能是诗人对古代文人的一种尊称。
- “鹿门山下德公回”:提到了鹿门山下的德公。德公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官员或者有名望的人物。这里的“德公回”可能意味着这位人士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或职位上。
-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 “管宁投老”:指的是管宁放弃了官场上的名利,选择了隐居生活。这里的“投老”可能是形容管宁晚年的生活状态。
- “王式当年本不来”:提到了历史上的王式,他本来不应该来此地。这里的“王式”可能是诗人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 这两行诗通过提及管宁和王式两位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不屑一顾。
- 记得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 “城南上巳日”:指的是古代上巳节这一天,人们在城南地区进行各种活动。这里的“城南”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或者他经常前往的地方。
- “木棉花落刺桐开”:描述了两种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情景。这里的“木棉”是一种热带植物,它的花朵颜色鲜艳;而“刺桐”是一种耐旱的植物,它的花朵颜色较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这两种植物的花期和开花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