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
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注释:
-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在九月的时候,我在南溪的竹林上题写了两首小诗。
- 既而忘之:然后我就忘记了这两首诗。
- 昨日再游:昨天我又去了那里。
- 见而录之:看见了这些诗并把它们记了下来。
译文:
谁曾经说我是在一个如江湖般的地方定居呢?但实际上我却像虎豹一样危险。我难道不能焚烧山峦吗?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深深喜爱这片千竿绿意的竹林。
赏析:
这是苏轼在一次游历中所作,通过描绘自己身处险境却热爱自然美景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和对危险的警惕。诗句中的”谁谓江湖居”和”而为虎豹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豪情,后者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真实的恐惧与焦虑。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