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水非汉水,亦作蒲萄绿。
恨无襄阳儿,令唱《铜鞮曲》。

注释: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是谁因感慨我的心情而写下的,聊作和韵。

颍水非汉水,亦作葡萄绿。

恨无襄阳儿,令唱铜鞮曲。

赏析:

《出都来陈》,作者以“颍水”、“汉水”之异名起兴,意谓自己从长安来至陈州,心情复杂,有如两河异流。“亦作葡萄绿”,是说颍水也像葡萄酒那样碧绿。此句化用王维《辋川别业》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恨无”两句,承上启下,写自己对襄阳人的期望。“恨无”二字,表明作者心中所愿,即盼望襄阳歌者能够歌唱襄阳乐府民歌中的《铜鞮曲》。《铜鞮曲》为汉乐府古曲,歌词多描写游牧民族的生活。杜甫在《哀江头》中曾写道:“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宫中千岁寿,年年不失卿士宠。唯有故人知落寞,闻续清宫高竹冠。”可见《铜韛曲》在当时就已失传,杜甫对此感到无比遗憾。

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由都城长安来到陈州的心情,与《哀江头》中“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的情状相似。但《出都来陈》中“颍水非汉水,亦作葡萄绿”二句,则又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风格。“颍水非汉水”,是说颍水虽然不是汉水流经的大河,但却也像葡萄那样碧绿,从而突出了颍水的秀丽风光。“亦作葡萄绿”,也是运用比喻手法,把颍水比作绿色的葡萄,形象鲜明,色彩斑斓,给人以美的享受。

后二句则是对襄阳歌者的期待。杜甫对襄阳一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一中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在《咏怀古迹》之四中又说:“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些诗句都是杜甫对襄阳的怀念之情的抒发。而在本篇中,杜甫则希望襄阳的歌者能够唱起那古老的《铜韛曲》来。“恨无襄阳儿,令唱铜鞮曲”,既表达了他对襄阳一带美好风光的留恋之情,又流露出对当地人民淳朴风俗的赞美之情,可谓情真意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