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点夜凉。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
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点夜凉。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之一。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后人喜爱。
诗的开头两句:“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点夜凉。”描绘了诗人登上望海楼时的情景。这里的天台桂子,指的是桂花,而“为谁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香气的来源的疑问。诗人似乎在思考着这香气究竟是为了谁而存在。同时,“倦听空阶点夜凉”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寂静中,听到楼下的脚步声,感受到了夜晚的清凉。
接着的第三句“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喜悦。诗人期待着明天的潮汐,同时也期待着人们为了观看潮汐而忙碌的景象。这里,诗人以“万人空巷斗新妆”来形容人们的热闹和兴奋,表现了人们在节日或特殊场合中的欢腾气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写登高望远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