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相望起隐沦,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逾垣与闭门。

诗句释义与译文:

冠盖相望起隐沦,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逾垣与闭门。

赏析:
此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遁轩》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冠盖相望的繁华景象,反衬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对真正隐士生活状态的赞赏和对世俗纷扰的嘲讽。

结合原文,可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意义和深度:

  1. 冠盖相望起隐沦:描述了仕宦富豪之人,络绎不绝而来,形成了一种热闹非凡的景象。这里的“冠盖”指的是官员们的冠帽和车盖,而“相望”则表达了他们之间的频繁往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官场的繁荣,也暗示了其中可能潜藏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
  2. 先生那得老江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感慨。他认为那些被世俗名利所累的人,很难有机会真正过上像隐士那样的清静生活。这里的“先生”指代的是那些在官场中忙碌不已的官员们,“江村”则是指远离喧嚣、宁静自然的乡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古来真遁何曾遁:这句诗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真正意义。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他认为,真正的隐士并不需要逃离社会,而是要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种隐逸方式才是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4. 笑杀逾垣与闭门: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不同人生态度的差异。它暗示了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逃避现实的人,最终只会引来更多的麻烦和嘲笑。而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选择一种简单而又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遁轩》不仅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诗篇,也是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它通过对官场和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