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
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攲枕卧看山。
【注释】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诗题,即《三月二十九日忆山东好友》的第二首。皪(hù),红色;斓斑,花果色彩斑斓。树暗草深人静处,指山中幽静之处;卷帘,卷起窗帘。欹枕,歪靠着枕头。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春,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任司马。诗人在这首诗中追怀与山东好友的友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孤寂的心情。
前两句“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写景。“三月九日”为上巳节(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祓禊仪式)。诗人由上巳节联想到自己此时正在江州,于是写了这首《三月十九日忆山东好友》。“皪”,是说花的颜色像红色的珊瑚一样鲜艳。“斓斑”,形容花果色彩斑斓。这两句写眼前景色,以花喻人,用色彩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
第三句“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斜倚看山眠。”描写诗人在山中的居处,这里树木茂密、草丛幽深。诗人在如此幽静的地方,闲卧而睡,卷起窗帘斜倚着看山入睡。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卷帘斜倚”,表明他正倚窗而卧。从诗句中可以想见出诗人的孤独。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却能道出诗人内心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