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令严难继和,僧伽帽小却空回。
隔篱不唤邻翁饮,抱瓮须防吏部来。
【注释】
成伯家宴,造坐无由,辄欲效颦而酒已尽:成伯家里摆下酒席,主人没有座位。想效颦,是说学人样子;酒已尽,则不能继续饮酒了。
不欲烦扰,戏作小诗,求数酌而已:不想打扰别人,随便写了一首小诗,只求能喝上几杯酒而已。
道士令严难继和,僧伽帽小却空回:道士的令牌严厉得难以接着应和,和尚帽子小却空回。
隔篱不唤邻翁饮,抱瓮须防吏部来:隔着篱笆不叫邻家的老头来喝酒,要抱着水罐防备吏部的人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写在成伯家宴时作者因无座而写的一首诗。首句点出“家宴”,次句点出“无座”。第三句点明“无座”的原因。第四句点明自己的态度。五、六两句写自己的处境与无奈。最后以玩世之语作结。
诗中“道士令严难继和,僧伽帽小却空回”句中的“僧伽帽”即僧伽之冠,即僧帽,是僧人所戴的帽子。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和尚帽子小,但仍然戴着它,表明其对官场的警惕。
“隔篱不唤邻翁饮,抱瓮需防吏部来”句中的“吏部”是指吏部尚书,即宰相。这是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为官,但不敢与有地位的人交往。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谦虚谨慎,不与有地位的人交往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