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拙则近于直,而直岂拙欤?
夫子静且直,雍容时卷舒。
嗟我复何为,相得欢有馀。
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
拙于林间鸠,懒于冰底鱼。
人皆笑其狂,子独怜其愚。
直者有时信,静者不终居。
而我懒拙病,不受砭药除。
临行怪酒薄,已与别泪俱。
后会岂无时,遂恐出处疏。
惟应故山梦,随子到吾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首句“懒者常似静”,意思是说,那些懒惰的人常常显得安静。这里的“懒者”指的是那些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人,他们往往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一句可能是在批评那些懒惰的人,暗示他们外表上看起来很安静,但实际上内心并不安宁。第二句“静岂懒者徒?”则是在反问:真正的安静不是懒惰的人所能拥有的。这句可能是在强调真正的宁静是需要内心的平静和自律才能达到的,而不是表面上的安静。第三句“拙则近于直,而直岂拙欤?”则是在讨论拙与直的关系。拙意味着不善于言辞或行为,直则是一种坦诚、正直的态度。这里的“夫子静且直,雍容时卷舒。”是在赞美一个既静谧又正直的人,他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风采。这句可能是在赞美那些既懂得保持冷静又能够适时展现出自己才华的人。第四句“嗟我复何为,相得欢有馀。”则是在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感慨。这里可能是在感叹自己与这位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已经达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程度,彼此之间已经无需言语也能相互理解和支持。第五句“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则是在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我本不违世”是说自己原本不想违背世俗,但现实却与自己不同。第六句“拙于林间鸠,懒于冰底鱼。”则是在自嘲自己的拙劣和懒惰。这里的“拙于林间鸠”可能是在比喻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懒于冰底鱼”则是在自嘲自己在某种情境下的懒惰。第七句“人皆笑其狂,子独怜其愚。”则是在表达自己的自信和自负。这里的“人皆笑其狂”是说自己的行为虽然有些过于放纵,但却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而“子独怜其愚”则是在赞扬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第八句“直者有时信,静者不终居。”是在提醒对方,真正的直率并不是一味地坚持己见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展现出自己的真诚和坦率。第九句“而我懒拙病,不受砭药除。”则是在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懒拙病”是说自己的疾病(指懒惰和笨拙)已经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第十句“临行怪酒薄,已与别泪俱。”则是在表达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这里的“怪酒薄”是说自己对即将分别感到意外和遗憾;而“已与别泪俱”则是在表达自己因为离别而流下了眼泪。第十一句“后会岂无时,遂恐出处疏。”则是在表达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担忧。这里的“后会”是指未来的重逢;而“出处疏”则是担心自己未来的处境是否会变得更加艰难。第十二句“惟应故山梦,随子到吾庐。”则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期望。这里的“惟应”是表示唯一能做的选择;而“随子到吾庐”则是表达自己希望对方能够跟随自己回到自己的家乡。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自己处境的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